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低成本、高效能 忻州市科创驿站破解人才困局
2025-08-14 17:31   来源: 人民网

当发达地区正以“政策魄力、资本厚度与平台能级”编织高端人才罗网之时,山西省忻州市,这座煤炭资源丰富的地级市,却困于“人才匮乏、引进困难、留住更难”的窘境。然而,困局绝非绝境。忻州选择以“错位竞争、精准匹配、机制重塑”开辟新局。

小驿站构筑赋能大舞台

在财力有限、编制紧张、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忻州市委、市政府将忻州师院搬迁后闲置的校区升级改建为一站式赋能枢纽“科创驿站”,组建科创服务中心负责运营。驿站划分创新研发中心、成果展示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此举一剑破“三痛”:统一平台汇聚资源,终结“散”之痛;专业机构全流程服务,终结“乱”之痛;五大功能协同,推动人才合作从“单点救火”升级为“体系化赋能”,终结“浅”之痛。

这座从闲置土地生长出的创新地标,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焕新,更宣告了忻州人才工作从“撒芝麻”到“精耕赋能”的生态革命。

2024年1月29日科创驿站挂牌以来,共入驻8所高校研发机构、5家技术创新中心,各类创新团队35个、人才280余名。入驻人才团队深入300余家企业“技术问诊”600余次,解答技术咨询520余件,解决技术难题40个,促成产学研战略合作26家,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2项,申请发明专利32个,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2.5亿元。

巧思维破解引才大难题

驿站建起来后,不拼财力、奖励和优惠,如何招才引才?忻州有自己的笨办法与巧思维。

从人才自身需求出发,化被动为主动。科创驿站紧扣“供需对接、合作共赢”主题,精准绘就供需关系图。对招才引才目标精准画像,瞄准在忻州有合作、籍贯为忻州、成果可在忻州转化或想在忻州创新创业的人才团队;精准制定产学研“需求表”,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需求调研摸底,凝练可承接的科研课题和项目,收集可对接企业信息,让人才团队心中有底;精准出击跑高校、找人才、谈合作,按需引进人才,帮助对接企业转化成果,注重实效,将“真诚”做到位。

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多所高校及诚迈科技等技术创新中心先后入驻。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带着仪器设备、实验室、科研课题入驻“扎根深耕”。驿站提供零成本科研空间和专业后勤保障,让科研人员有物理环境的延续和心理上的归属,激发科研热情。

新机制激活协同创新生态链

人才引进来,关键是要用足、用好、用出成效,让创新成为源头活水。

平台支撑架起合作桥梁。科创驿站当好“科技红娘”,通过精准画像、更新“供需”清单、组织对接活动,打破信息壁垒。目前,入驻高校与26家企业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28个团队承担科研项目,为29个龙头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结对帮扶。

团队领衔驱动技术突破。科创驿站打破校际边界,按产业需求和专业类别组建10支“科技人才小分队”,常态化深入企业“技术问诊”,提供差异化服务。针对中小企业工艺优化等问题,现场开“技术处方”;针对“卡脖子”技术瓶颈,按流程处置。

队伍联动实现精细化服务。整合科技人才小分队、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三支队伍,分层布局职能。科技人才小分队响应快、攻坚强;科技副总为龙头企业“一对一”帮扶;科技特派员服务小微主体。同时,搭建联动机制,形成“战略层规划—战役层攻坚—战术层普及”的服务闭环,使人才与企业从“短期对接”走向“长期共生”。目前,三支队伍已吸纳560余名科技人员,让服务更精准高效。

实践证明,忻州市通过科创驿站打通了创新闭环,构建创新生态,形成精准引才、高效用才的模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也探索出了可复制的人才工作逆袭通道。(段思齐)


责编: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