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山西左云县谷黍长势旺 科技赋能铺就丰收路
2025-08-14 10:52   来源: 央广网

八月的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白羊大地,绿意盎然的谷黍田如无边织毯铺展至远方,株苗挺拔、叶色油绿,微风拂过,叶浪翻滚间奏响丰收序曲。这片承载着希望的田野,不仅孕育着饱满的谷粒,更坚定了左云县以科技赋能小杂粮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

自然禀赋打底,好山好水育好粮

左云县的谷黍能有如此旺盛长势,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昼夜温差悬殊、日照时长充足,为谷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创造了理想环境;肥沃疏松、透气性佳的土壤,更让谷黍根系得以自由舒展。正如当地农户所说,今年的谷黍“喝饱了甘霖、晒足了日光”,先天优势为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的谷黍“喝饱了甘霖、晒足了日光”(左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省级小杂粮生产示范基地,左云县早已将谷黍等小杂粮视为特色农业的“当家花旦”。如今,20万亩无公害杂粮基地连片成势,15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让这片土地上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

科技为翼,现代农业技术提质增效

“从选种到管理,每个环节都按科学来”,这是宏丰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有平对丰收的信心来源。在左云县的谷黍田里,先进种植技术正成为增产增收的“关键变量”。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像给土地盖上“保湿被”,锁住墒情、提升地温,确保种子齐苗壮苗;旱地播种技术精准“捕捉”降水资源,让谷黍在关键生长期“喝到及时雨”;无人机“一喷多效”技术更成了农户好帮手,一次作业即可同步完成除草、防虫与补肥,既省力又高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宏介绍:“通过推广抗旱良种、全膜覆盖等技术,谷粟亩产从200多斤涨到300多斤,农户腰包越来越鼓。”

产业延伸,小杂粮撑起乡村振兴“大舞台”

左云县的谷黍产业早已超越单一种植环节,向着“全链条增值”迈进。依托优质谷黍资源,当地延伸出深加工产业链,将饱满的谷粒加工成小米、杂粮粉等产品,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附加值;同时,以小杂粮为媒,推动“农业+文旅”融合,让游客走进田间体验农耕乐趣,拓宽产业价值边界。

饱满的谷粒加工成小米、杂粮粉等产品(左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谷黍不仅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扁担”。从田间的科技种植到车间的精深加工,从农户的单打独斗到合作社的抱团发展,左云县让“小杂粮”真正做成了“大产业”。

眼下,左云的谷黍正蓄力生长,丰收图景日渐清晰。这片田野的实践证明,立足本地资源、以科技赋能特色农业,就能让土地焕发新活力,让农民收获真金白银。这种“生态打底、科技赋能、产业延伸”的发展路径,为各地培育优势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责编: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