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宁武要闻>>正文

 

铁肩担道义 丹心映初心——记宁武县政协委员贺润明
2025-08-11 11:30   来源: 学习强国

在宁武县,有这样一道身影:他从涔山乡小石门村走出,在检察岗位上深耕二十七载、在政协舞台上履职十五春秋,用大半生的坚守诠释着“为民”二字的千钧重量。他就是贺润明。

贺润明,1967年10月出生于宁武县涔山乡小石门村。1992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获法律系法学专业学士学位,系宁武县党外干部,先后在县司法局、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历任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控告申诉科科长、公诉科科长。2012年初任副检察长,先后分管渎职侵权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案件管理检察、批捕公诉检察、职务犯罪检察、经济犯罪检察、重大犯罪检察。2024年底离任,现为检察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2003年至2017年期间为宁武县政协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他用二十余年检察生涯书写忠诚,以法律为铠甲守护公平正义;他以十五载政协履职为纽带,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实干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右二为贺润明

1.淬火成钢:从业务骨干到检察先锋

1992年,贺润明从山西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入职宁武县司法局,开启了他司法领域的职业生涯。1997年调入检察院初,他把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与检察业务有机结合,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勇担当。他常主动加班加点自觉学习,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法律职业素养,增强检察业务能力。不到一年时间,他悉知并掌握公诉办案各项业务,成为公诉科业务骨干,先后荣获忻州市市级“十佳优秀公诉人”、山西省检察机关“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2013年,在司法改革浪潮中,新《刑事诉讼法》和新《刑法》出台,检察工作力度和公诉业务迎来全新挑战。时任公诉科科长的贺润明扛起重担、知难而上,办理公诉科全科三分之二以上的审查起诉案件,其中不乏命案、大要案。结合办案实践,他的检察信息、理论研讨等成果发表于国家级报刊、杂志《法治日报》和《人民检察》。2006年,他撰写的《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检察监督》一文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理论调研成果二等奖。这份对法律的深刻理解,为他后来的政协履职埋下了专业伏笔。

右一为贺润明

2.双岗双责:让检察蓝融入政协红

2003年初春,贺润明当选宁武县第六届政协委员。他未曾想到,这个身份会深刻重塑他的职业轨迹。从检察官到政协委员,身份的叠加让他对“责任”二字有了更立体的理解。“过去办案只想着‘案结’,成为委员后才明白,更要追求‘事了’——化解矛盾、修复关系,让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同频共振。”“过去办案只想着把案子办对,成为政协委员后,才明白法律不仅要匡扶正义,更要回应时代需求。”他坦言,政协委员十五年,是他从“办案能手”向“履职参政”蜕变的十五年。

十五年来,在政协领导的无私关怀下,在政协大家庭的温暖怀抱中,贺润明逐渐成长为党外干部中的佼佼者,自身素质也得到极大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由过去只学习书本知识转变为更加注重政协法律、政策的理解与运用;由过去当好合格检察官转变为主动参政议政,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宁武社会经济发展;由过去单纯办案转变为在办案中关心百姓疾苦,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养成了踏实做人、清廉为官、勇于担当的品格,厚植了心系百姓、执法为民的情怀。

十五年来,贺润明始终关怀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口帮扶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心想情系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督促金融企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他曾监督公安机关及时纠正侦查活动违法行为,适时提前介入案件,共同研讨、分析案情,从案件事实、定性、法律适用、下一步侦查取证等方面提出意见,为提高案件办理质效作出积极贡献。他在担任县西关小学等学校法治副校长期间,就校园霸凌、网络犯罪等易诱发青少年犯罪方面进行预防讲解;他曾深入潞宁煤业等多家矿山企业,就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开展警示教育;向宁武农商行等多家金融企业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对行使刑事犯罪侦查的管涔山公安分局等公安部门开展义务业务指导;对薛家洼乡等乡镇就农村党员干部职务犯罪预防进行重点授课等等。检察官履职期间,他更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检察官职责艰巨,认识到新时代检察监督任重道远。

2012年,他被任命为宁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分管渎职侵权、公益诉讼等多项核心业务。面对“既要办好案,又要参好政”的双重考验,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他与分管部门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渎职侵权、贪污贿赂、公益诉讼、未成年人犯罪,与纪检监察、公安、法院行政执法等部门深度配合联接,办理了大批案件,化解大量社会矛盾,维护一方平安。担任副检察长的12年间,他带领团队办理各类案件500余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信访、无一问责,切实维护了一方平安,彰显了检察为民的情怀与担当,深受上级检察机关以及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的一致好评。这些案件也成为他政协提案的鲜活素材。

右二为贺润明

3.为民发声:把提案写在宁武大地上

“政协委员不是荣誉勋章,而是为民发声的话筒。”这是贺润明常挂在嘴边的话。担任政协委员期间,他始终戴着“显微镜”观察社会,拿着“听诊器”倾听民声,20余件提案全部聚焦民生热点,每一件都有扎实的调研支撑。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贺润明始终将建言献策视为连接司法实践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桥梁,做到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和执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有关工作条例,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者专业优势,切实履行委员职责,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做到组织有指示、有安排、有部署,就有行动、抓落实、见成效。他积极参加县政协有关会议、履职培训和调研、视察等活动,反映社情民意,认真履行政协委员各项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宁武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他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结合检察履职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各类民生问题提出20余条相关提案。

在政协、统战组织的座谈会、专题研讨会上,贺润明就宁武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长城保护等热点、焦点问题深入探索,踊跃发言,将司法实践与民生需求紧紧相连,取得良好社会效果。除了提案与在会议发言,贺润明更注重“小事”里的民生温度,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群众在哪里,联系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他帮助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每一件都带着泥土的温度,桩桩连着民心向背,让群众感受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

4.初心不改:退岗不褪色的“检察老兵”

2024年底,退居二线的贺润明没有选择含饴弄孙的清闲生活,仍一如既往地主动对标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战在检察办案一线。当好老黄牛,起到“传、帮、带”作用,以实干实为、实绩实效诠释新时代检察官的责任与担当,继续为宁武检察业务再上新台阶,为宁武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贡献余力。

年轻检察官遇到疑难案件,他主动加入办案组,热心地与年轻人一聊就是一下午。“只要还能办案,还能为宁武发展出份力,我就不会停下来。”“我多操点心,年轻人就能少走点弯路。”他的话语里,满是老检察人的执着。

从涔山沟里的农家子弟到检察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从青涩的政协委员到履职标杆,贺润明的人生轨迹始终如同宁武山间的松柏,扎根大地,向阳而生。围绕着“为民”二字,他用法律守护公平正义,用提案推动民生改善,在检察蓝与政协红的交相辉映中,书写了一名党外干部的忠诚与担当。正如他在一次履职分享会上所说:“不管是穿检察制服,还是戴委员证,心里装着百姓,肩上扛着责任,脚下就有力量。”“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脚下就有力量,肩上就有担当。”

从优秀的检察官到尽责的政协委员,贺润明在不同角色中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风采,诠释了检察为民的深刻内涵。他是宁武县政协委员中的优秀代表,更是百姓心中值得信赖的守护者。

他用二十七年检察生涯践行着“法律至上”的信仰,用十五年政协履职诠释着“为民代言”的担当。这正是一位新时代政协委员最动人的风采。(刘二龙)


责编: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