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题2025>>培塑优良家风>>正文

 

清廉家风润万家 | 山西清廉家风故事展播①
2025-08-30 08:23   来源: 山西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红色家风中汲取养分,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山西省妇联挖掘本地资源,录制了100个清廉家风故事,用故事传承优良家风,用声音传递廉洁文化,为清廉山西建设凝聚“家”力量。本栏目内容均节选自《山西古代廉吏》,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山西廉政文化的丰厚积淀,感悟书中人物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引导广大家庭汲取榜样力量、培树优良家风。

1

忧国忧民鲍宣

鲍宣(前30—3),字子都,祖籍河北,后被流放到上党长子(今山西长子),故称“上党鲍宣”。据《汉书·鲍宣传》载:一次,丞相孔光巡视国家陵园,他的随从官员不行旁道,驱车在只允许皇帝车马行走的中央驰道上乱跑。这在当时是犯法的,正巧被鲍宣遇见,他即命左右将孔光的随从官员拘捕,车马充公。孔光觉得鲍宣使他丢失了面子,由此心怀忌恨,于是到哀帝面前说了鲍宣的许多坏话。昏庸的汉哀帝不问青红皂白,当即将此事交御史中丞去查办。当御史中丞派人到司隶府抓人时,鲍宣闭门拒命。这下可触怒了皇帝,便以“无人臣礼,大不敬之道”的罪名,将鲍宣逮捕下狱,并定为死罪。

2

爱民守法鲍昱

(10—81),字文泉,东汉上党屯留人,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奉法守正、注重实绩的官员。汉明帝初年,鲍昱出任汝南太守。他来到汝南,发现当地河道纵横,经常决堤,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政府每年耗费三千多万钱,久治不愈。于是他决定采取根本性措施,在上游筑坝蓄水,化害为利,灌溉土地因此增加了一倍,人民也得以殷富。

3

整治乱纪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人。狄仁杰以应试明经科而步入仕途,从政后,历经唐高宗与武则天两朝,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垂拱四年(668)六月,武后则天特遣狄仁杰为江南巡抚大使,巡视吴、楚之地。仁杰赴江南后,眼看当地吏民迷信异常,祀迹神祀之风嚣上,实为伤财害民误国之举,遂奏请朝廷准予废毁。武氏闻奏当即核准。于是,狄仁杰断然焚毁“淫祠”1700多处,只留值得纪念和歌颂的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子胥四种祠宇,以享供祀。江南滥祭之风顿减,民风吏治日趋廉简。


责编: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