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滚动新闻>>正文

 

【宁武篇•下】凝心聚力 蹚出全面转型发展的宁武之路
2021-07-23 11:09   来源: 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宁武县城全景。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宁武蹚出全面转型之路的攻坚期。宁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市委“336”战略布局,全力建设“三地一区一中心”(全省新型能源基地、国内著名旅游康养目的地、晋西北综合物流集散地、全市特色农业示范区、全市重要区域中心县城),打造一流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确保2025年实现转型出雏型战略目标。

——坚持项目驱动,构建转型生态。加快推进县城饮水入城等基础建设和G241过境改线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提升县城服务功能。抓好旭阳能源西双万吨节能环保物流园和宁阳煤炭集运站等项目,建设晋西北综合物流集散地。大力推进华润二期、晋能北辛窑煤电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市绿色能源基地和全省新型能源基地。依托产业集聚区,推动煤机装备、生猪屠宰、煤矸石利用等战略性产业项目落地,着力推进“六新”突破。

——坚持产业为根,夯实转型基础。培育特色农业、优化旅游产业,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小杂粮、生猪养殖、沙棘、中药材、马铃薯、露地蔬菜(包括食用菌)、毛健茶等特优农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全市特色农业示范区。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按照全市“三个旅游集散地”布局要求,加快东寨旅游集散地建设,抓好全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工作,叫响芦芽山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支柱产业。

——坚持“三农”为本,构筑转型支撑。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人、财、物继续向乡村倾斜,完善致贫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加大投入,全方位提升农业基础条件和农业装备水平,发展绿色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叫响“中国高原莜麦之乡”国字号品牌。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强化农村基础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扶贫产业项目经营管理体制试点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坚持城乡统筹,厚植转型优势。深化大县城战略,统筹中心城区、东寨镇及宁化镇和阳方口镇发展,加快构建“县城—中心镇—特色镇”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用地节约的组团式城镇体系,打造重要区域中心县城。巩固“创卫”成果,推动全国“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创建,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快推进智慧校园、智慧交通等建设,建设智慧县城。

——坚持生态优先,绘就转型底色。全面落实“两山理论”,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矿山资源领域综合治理,解决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设施设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宁武。

——坚持改革为要,激发转型活力。敢于先行先试,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能源革命、行政审批、医疗卫生、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建立健全与转型相适应的资源集聚、产业培育、人才引进、干部考核等新体制、新机制,以体制机制的转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转型成果。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全面规范和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解决好“一老一小一青壮”生产、发展难题。坚持“三管三必管”,从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把“三零”单位创建与扫黑除恶斗争、“全科网格”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推进平安宁武建设。

宁武将砥砺奋进,推动“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亮点1

华润宁武电厂:争当转型发展排头兵

华润宁武电厂位于宁武县凤凰镇马家湾村,由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1.41亿元,主要建设两台3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2019年8月复工建设,预计2021年年底投产。

项目采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属于坑口煤电联营,年消纳低热值煤约260万吨,由电厂附近10公里范围内的煤矿、洗煤厂提供,将有效解决全县煤矸石、煤泥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生产用水全部利用宁武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同步建设电袋除尘器等环保设施及其他生产附属设施,实现超低排放。

项目预计年产值8.2亿元,年利税1.66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约300个,同时电厂热源可为县城提供供暖面积1200万平方米,将有效解决宁武县冬季采暖问题,持续改善宁武县空气质量。该项目是宁武县构建“煤—电—热—材”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宁武采煤业、运输业、物流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建成全省新型能源基地意义重大。

华润宁武电厂。吴光宇摄

亮点2

打造药茶基地 树立药茶品牌

毛健茶有着悠久的饮用历史、独特的药茶功效。宁武抓住全省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的契机,着力建设药茶基地,树立毛健茶药茶品牌。

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宁武县地域特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制定了宁武药茶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毛健茶“百村万亩”工程,计划三年内建成100个百亩茶园,抚育野生毛健茶1.5万亩,规模化种植10万亩,打造集产品研发、种苗培育、规模种植、野生抚育、品牌开发、收购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毛健茶全产业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龙头带动,引进山西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18亿元,实施了百亿茶健康产业园暨万亩毛健茶种植加工项目,着力建设毛健茶示范种植基地。已建成6座标准化厂房,引进现代化制茶机械设备和先进制茶工艺,新建了毛健茶、桑叶茶、沙棘茶生产线,推出了汤朝茗香、汤朝尚品系列毛健茶产品,并逐步开发茶点、饮料、含片、果醋等系列产品;已育苗300万株,标准化示范种植1300亩,带动周边农民仿野生种植3200亩。预计今年共种植毛健茶8000亩,2022年将建成万亩药茶种植基地。

采用“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带动种植、吸纳就业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毛健茶种植示范基地和百亿茶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毛健茶,年产毛健茶种苗300万株,年可加工毛健茶原材料5万吨,生产毛健茶成品茶叶5000吨,年产值可达10亿元。可安置就业60余人,人均月收入可达2400元。

药茶基地的建设,是宁武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毛健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稳定增收,而且通过复垦土地和荒坡地种植毛健茶,优化了生态环境,必将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

毛健茶育苗。吴光宇摄

亮点3

宁武新大象:打造全链支柱产业

16个生猪育肥场、3个种猪场、年产30万吨饲料厂投入运营,年屠宰100万头生猪的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加紧建设步伐,宁武新大象一项富民强县的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为补齐产业短板、夯实发展支撑,宁武按照“引进大龙头、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园区”的总体思路,把生猪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与山西新大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着力打造集玉米种植、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肉品外销、冷链物流、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利用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领跑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规划建设项目30个,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玉米种植180万亩。新大象公司采用“三固定、五统一、两奖励”(“三固定”即:仔猪价格、饲料价格、回收价格固定;“五统一”即:公司统一提供仔猪、饲料、药品、制定秩序、回收生猪;“两奖励”即: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在首批进猪前需交纳每头150元的保证金,公司根据养殖户保证金数额进行奖励。养殖户新修建的标准化猪舍,符合公司要求的可享受每头50元的建棚奖励)和“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项目已完成投资4.63亿元,流转19个村集体土地1043亩,建成3个种猪场、12个规模商品猪养殖场和4个“公司+家庭农场”养殖场,年出栏商品猪达40万头。目前,项目累计销售收入达27亿元,利润达到6.8亿元,带动2642户8022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截至2020年9月,参与农户已累计分红4061万元,带动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宁武将通过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再建设100个千头生猪养殖场,把生猪产业打造成为继煤炭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新大象生猪养殖饲料厂。刘强摄

亮点4

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宁武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准确把握乡村旅游定位,以芦芽山风景区为引领,依托“原始”景观、“古老”文化、独特景观、神奇景观、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等,对涉旅乡(镇)村进行了总体规划,明确了各村定位,着力打造一批景色各异、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新村。目前,东寨镇被评为全省特色旅游名镇,王化沟村、小石门村、二马营村、西沟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宁化村入选全省传统古村落名录,王化沟村、宁化村入选全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王化沟村还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围绕东寨旅游服务中心,先后建成了冰封王国、冰洞沟绿道、坝沟湾生态景观、滴水洞、石门山景区、标准林、芦芽山漂流、宁化古城、天池水上乐园、西沟瀑布、蒙古小镇、红色记忆展厅、九龙山、圈马谷滑漂、韶华滑冰场15个旅游景点,吸收3553人入股,累计分红234万元。以芦芽山风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为依托,大力引导农民发展旅游服务业,先后建成扶贫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服务网点415家,带动1923人增收。目前,全县共有旅行社13家,二星级酒店1家,星级宾馆4家。

宁武把乡村旅游发展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统筹涉旅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和农村“六乱”整治工作,注重特色,整体提升。依托汾河廊道、管涔林海、长城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强以宁化古城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东寨镇康养避暑度假小镇建设。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完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要素体系,扶持发展根雕艺术品、炭雕、青铜工艺品、绿色小杂粮、毛健茶、沙棘饮料、蘑菇、蕨菜等乡村旅游服务产品,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涔山乡王化沟村。陈雪玉摄

资料来源:宁武县委宣传部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