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州晚报 》( 2025年05月28日 第 03 版 )

芦芽云海 潘晓华摄

秋色芦芽层林尽染 吴光宇摄

芦芽山将军石 王文君摄

荷叶坪 潘晓华摄

瀑布 刘笃效摄

支锅石 赵 麟摄

汾河源头 吴光宇摄

原始森林 张存良摄

万年冰洞 张存良摄
作者:付彦云
芦芽山是黄土高原的雄浑脊梁,有着厚重苍莽的北方气质,而黄山呈现出的则是南方山体的灵秀之美。越过黄山的“仙境滤镜”,是芦芽山原始野性的生命张力。当芦芽山遇见黄山,更突出了芦芽山如刀刻斧劈的地质肌理。不似黄山客如潮,芦芽独守太古雄。两座山相遇,开启了塞北浮雕与江南水墨的千年对话。
“我是芦芽子,我有神交与‘黄山君’。”忽一日,芦芽山梦女娲娘娘传语,“横空出世,踏遍青山无遮,时光摇曳,岁月磨蚀,洪荒之力有无?而今虎步龙骧,且跨峻峰,且阅峭色。无非依侬神思骋,剪冰裁雪三截?一为黄山,一为管涔,一为芦芽。远避喧嚣万类,惟此寂静平和。”
惊起,竟不知已身在云端。黄山君凝视良久,目光追接古今,喟叹一声:“数亿载不见,甚是挂怀!”芦芽山景行行之,思绪越时空,高山仰止:“黄山君,秀美竟依然冠绝群山!”彼时,黄山东南倚,芦芽晋北立。
流光回放,恍见黄山、芦芽共山水一色。千万年亘古造化,云海与佛光齐呈。黄山君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吸引游客络绎不绝,正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芦芽山回应,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的管涔山脉,空有青山绿水地,藏在深山少人识。此刻,黄山展云水襟怀,倾听芦芽抒松柏之志。山不同,水相连,在中华山水的壮美画卷上,芦芽巨大的山体巍然峙立。岩罅深处,地下水喷珠溅玉。其横贯宁武县城东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风猛烈,夏温至凉,秋色撩人,冬雪壮美。
一
芦芽山景区位于宁武县域中部,呈散块状分布,北至蟠龙岭,西至县界,南至荷叶坪,东至汾河。景区内有一片广袤森林,面积约占宁武县境的三分之一,它犹如一块尺幅巨大的华丽地毯,铺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之上。这块地毯以绿色为基调,以芦芽群山为织锦。芦芽山峰峦重叠,山峰尖峭,森林茂密,因形似“芦芽”而得名。在主峰绝顶约10平方米的石台之上,有一座石砌建筑——太子殿。太子殿由石基、石壁构筑,殿脊有一铁针直指苍穹。殿顶向四面散开,原以铜瓦铺盖,今已遗失。当代有诗赞太子殿景致:“素仰芦芽景色美,山静林幽惹人醉。危崖嶙峋耸碧空,太子殿前几忘归。”据考证,芦芽山是中国唯一的毗卢佛道场,太子殿即为佛顶。
游览芦芽山主峰的最大情趣是穿林海,登险峰。时而竞相攀登,时而驻足小憩,领略沿途或奇或幽或怪或险的胜境,直到登上山巅最高处,四望群山绿裹,松杉如海,耳听林涛,面拂清风,令人心旷神怡,恍若仙境。油然生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登顶芦芽主峰的必经之路,当数十字墕。十字墕就是十字路口,位于山脚,是四周山巅和森林环抱的一片约10亩左右的台地。其东是幽幽梅洞峡谷和小芦芽山;其西穿过一段林间小路,是传统的登山出发点冰口洼,再往西约10公里处是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荷叶坪;北面紧邻马仑草原,彼此隔山谷相望,有山道相通;向南攀援可直达芦芽山峰巅。
从十字墕出发登山,爬完“好汉坡”,走出林海,迎面就是一座在山脊上矗立的巨石,高约30米,酷似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蹲在高山上出神地凝望着无边无际的林海,因此得名“老人望海”。
芦芽佛顶有“三台看花”之景。绕过石老人,在到达绝顶太子殿之前,便有一处西看花台,当地人也称望佛台。这里平台高擎,东西是齐刷刷的石林,旁边都是悬崖绝壁。在平台上向下看,漫山奇花异卉此谢彼开,随山势岩石起伏升降,形成如锦缎般的一幅天然图画。古代有看花台诗云:“凛冽冲寒境,名花披谷繁。金莲呈异卉,天涧蔚翻飞。峰峦如逐浪,锦色随岩奔。”难怪清代傅山先生游芦芽山时竟会生出“醉死花丛中”的念头。芦芽山现发现有高等植物4门102科954种,有山菊花、野罂粟、旱荷花、绒线菊、山丹丹、摇佳佳、马如如、面果果、醋溜溜等山花野草,而黄山却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共2384种,尤以黄山松、黄山杜鹃、天女花、木莲、红豆杉、南方铁杉为珍稀。哦,想起来了,芦芽花丛中有一种金莲花,在古代被认为是佛花。
登山半途,两峰之间有一深不见底的险涧,称为“肉瓮子”。经过“肉瓮子”,越过芦芽山南天门,便登临芦芽佛顶。
立芦芽之巅,极目四望,远处紫峰崖、秀峰岭、卧虎坪、石猴崖、凤凰岭、莲花峰……山势挺拔,峰峦竞秀,白云绕峰,林海无垠。再把目光收回近处,“一线天”、清凉石、宝剑石、将军石、“金蟾衔珠”、“石猴望月”、“毗卢削剑”、“达摩掌劈”……种种奇石各竞其妙。佛顶险要处,五座石峰形如擎天巨柱,并列形成佛顶奇观。
如若有幸观芦芽日出,便会看到一幅如黄山日出般的壮丽之景:黎明时东方泛起鱼肚白,须臾,芦芽山顶部万紫千红,颜色变幻莫测。一轮红日从东方云间冉冉升起,状如磨盘大的火球,红如朱漆。这时,芦芽山巅石林、石人身上都披上了紫红色的外衣。漫天云彩被染得色彩斑斓,格外绮丽。山下云雾起伏翻卷,覆盖了千山万壑,游人眼前的山石树木,似乎都在移动,这就是佛顶流云。
二
五月上旬,芦芽山外已是阳春,山内温度却不高。草滩和树木上的白雪才开始融化,当亚高山草甸返青,落叶松的枝头冒出了翠绿的针叶时,整个山区的夏日便来临了。夏日的林区很少有细雨,大多时候是“过云雨”,一时间,烟雨朦胧,水天一色。雨过天晴,整片林海被洗刷得洁净无比,万物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冬季的芦芽林海一片银装素裹,许多动物进入冬眠,林海也因此陷入沉睡。
千百年来,芦芽山区丰茂的针叶林经沉积和腐化,积淀了丰厚松软的松针土,给森林提供了有机养分。同时松针土也像海绵一样吸吮着降水,蕴育出更茂密的植被,有效地防止了水分的流失。
芦芽山区气势雄伟挺拔,平均海拔二千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以下。凭借丰沛的地形雨和超强的汲水能力,这里就像建造了一座巨型水塔,桑干河、汾河润泽了高原上的万物生灵。
芦芽山婀娜的身姿宛若天造地设的一个巨大盆景。山是盆景的形态,林是盆景的颜值,水是盆景的神韵。
在芦芽山的西南方向,海拔2784米的荷叶坪亚高山草甸是管涔山的最高峰。近4万亩的“荷叶”铺展于峰顶之上,素有“高原翡翠”之美称。荷叶坪由北将台、南将台和连接两台的谷地组成。北将台海拔2784米,高度超过对面不远的芦芽山主峰。南将台和北将台上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海子”,常年有水。高海拔形成的小气候让人欣赏到了荷叶坪的绚丽多彩。晴空万里中突然飘来的“轻纱”随风飘荡,被雾锁的坪顶烟波浩渺,旷古高远,有如仙境。蓝天白云下骑着马儿信步漫游,到荷叶坪深处去充分感受亚高山草甸的美丽景致。其顶部有一个长方形宽阔平坦的地块,因形似荷叶,遍地铺绿,故名荷叶坪,是一个绝好的天然牧场。这里牛马成群,据说一年中最多的时候有牛马1万多头。荷叶坪南将台和北将台上大大小小的“海子”,大都圆得有规则,圆得可爱,难怪有人猜测是陨石砸落所致。来到这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三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初冬,芦芽山区早早地被严寒笼罩了,山涧的溪流变成了悬挂的冰瀑,流水被不断地冻结,使冰瀑的体积不断增大,在几十丈高的悬崖上凝固成了巨大的、神奇的、低海拔地区所没有的冰幕。春来时,随着冰雪的消融,这些冰瀑在峭壁上再也挂不住了,带着骇人的声响,訇然崩落深渊,飞溅起苍茫的雪尘,仿佛远古战争中刀光剑影、万马奔腾的景观。
在半干旱区域的高原上,这种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景色是难得一见的。当芦芽之水通过海河和黄河注入渤海和黄海时,它找到了最美妙的归属。因为它原来就属于海洋,只不过是来陆地上串了个门。当汇入海洋、进入全球的水循环时,从这里流出的水,会游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水流不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黄山、芦芽山遥视,然山仍屹立。夫子亦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芦芽山与黄山惺惺相惜,一席长谈,竟至东方发白。黄山就似从温泉出浴般愈显秀媚,而芦芽山那不被世尘所染的身体在晨曦中更见圣洁雄伟。
面朝黄山,花开春暖。芦芽山欣欣然:春来了,夏就要到;秋去了,冬雪纷纷。都市里的人,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心弦一紧再紧,步伐一快再快。好不容易,赶往黄山君那儿,但见奇松下游客或倚或坐,日出时看台上人头攒动,温泉池中挨挨挤挤。寻幽探秘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黄山处人山人海,我辈欲觅一处清净之地竟成难事!而我芦芽,远在山西,又僻处管涔山,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这里的一方山水里尚有许多原生态旅游资源。这里还珍存有大片青涩鲜嫩的山水原貌。当你登上芦芽之巅时,似玉树临风,思绪的翅膀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里静静飞翔。那些为生计奔波的疲累能得以沉潜禅定,一些被繁杂事务搅起的焦虑感会在这里变得云淡风轻。耳畔听着林海的涛声,怀里扑进湿润的山风,在那一刻,游人会感到,原来以为的满眼繁华是不真实的玻璃幕墙和一堆堆钢筋、水泥装饰的世界,其实让人心旷神怡的真山真水真芦芽,才是大自然坦诚的奉献。
芦芽山虽没有黄山的如雷贯耳,但也有“养在深山有人知”的丽质容颜。当黄山奇松躬身迎客,黄山怪石嶙峋,旅游旺季人潮如海,黄山温泉一票难求时,富含负氧离子的芦芽诸山,翠色欲滴,芦芽云雾,可令人凝神聚气。“芦芽”这生于江南的灵物,竟在北方大山中巍然屹立;“芦芽”这成于紫塞边关的图腾,竟在诗人笔下流淌出动听的诗篇。诗如黄钟大吕,引来万山共鸣,以致冰洞中的动人旋律亦泠泠溢出。
高原上的大山都是自然界出类拔萃的舞者,位于芦芽山麓的冰洞地质公园,可谓其中最夺目、最富表现力的“冰上美人”。她尽情展露出别具一格的舞姿,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众多舞蹈造型中,万年冰洞是其中的翘楚,更是北纬39度线上的“世界绝响”。其奇特之处在于,由于受到海拔高度、地形、洞穴结构和气候的影响,偌大的洞内一年四季寒意逼人。它有封存了二百多万年的记忆,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由喀斯特溶洞形成的美轮美奂的水晶宫。当盛夏碧草如茵、花团锦簇时,溶洞内是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笋、冰钟、冰床、冰梯、冰锥、冰球、冰挂……玲珑剔透,晶莹夺目。
在管涔山区有一大自然的杰作:在形状像肩膀的宽厚石崖斜坡上,两块直径不到一米的圆形砾石,共同托举着一块巨大磐石,仿佛要把巨石投进深渊,似岌岌可危,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又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保持着平衡,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当地村民口中的“支锅石”。马万程《管涔奇景歌》里有“管涔山里奇景多,仙人两石支一锅”之句。
四
冰洞地质公园的南端是汾河源头,此处有当地百姓心目中真正的汾河水源——汾河灵沼。这股水从管涔山最南端楼子山山崖底的石洞中汹涌而出,穿过汾源墨池,从硕大的石雕神蟾口中泻入汾河。水质清澈,冰凉甘甜。这水带着雷鸣般的啸声与上源冲出的两股水流汇合,共同成就了汾河源头。这集管涔山无数裂隙、石缝、砾石、洞穴、暗流之水,喷涌而出的就是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暗河,也是上苍赋予汾河的绝世珍宝。
自古冰火两重天,水火不相容。令人惊叹的是,距离冰洞奇观几百米的地方,有一座从宋代就开始燃烧的活火山。如今这座活火山与芦芽山远古冰洞和谐相处。活火山与水晶宫,忘年相依,绝世情深,就像这世上许多的事情,矛盾中互生,辩证中发展。芦芽山对黄山君语:“冰火之恋”千古之谜谁人得解,就如同黄山的“花山迷窟”般扑朔迷离,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诚哉斯言!其实,毗卢佛是否将芦芽山视为众生修道之场,宁武高僧慧远是否在游庐山历黄山之前,于芦芽净土开宗明义,北齐高纬帝是否在芦芽天池畔狩猎误国,明朝太子是否避祸芦芽修身得道,山中的晓祖宝塔是否有其肉身坐化……茫茫然,渺渺间,红尘滚滚,古意萧萧,就连有记载的隋炀帝宁武天池汾阳行宫也早已片瓦无存,空留芳草萋萋。
其时,艳阳高照,万山红遍,山河如画。黄山作为聆听者,名山风范长存;芦芽山得一世知音,高山流水永续。临歧时,再约心驰神往,风停处,雨霁山川亮。芦芽山千里传音:“吾山不比君山声名远播。”黄山君朗声回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虽晋岭,然尔魂存。芦芽叠翠绿,草木入地生。千古有高朋,往来无低岑。可以听天音,修仙身。无尘嚣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邻接清凉境,心连如此君。”
听君肺腑言,芦芽山笑迎东风。白云悠悠,天边传来美妙的歌声:“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人群里敞着一扇门。我迷蒙的眼睛里长存,初见你蓝色清晨;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常让我望远方出神……”歌声千里传,春山在望;清风万里行,邀游之柬来。欣逢盛世,当此青绿,两山一晤,理论常新。芦芽山黄山,诚请海内外游客一游。
《当芦芽山遇见黄山》这篇文章令君耳目一新时,定然是您欣然前往晋西北黄土高原芦芽山这一胜境启程之际。休闲就是最好的修养,芦芽山便是游者的心灵之舟,也是休憩放松的绝佳宝地。康养为最好的养生,吸纳芦芽山的负氧离子会使你体健心康,气定神闲。
来芦芽山吧,期待一场美妙之旅。
责编:闫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