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宁武旅游>>正文

 

向“忻”出发 邂逅一座城的山河交响与人文长歌
2025-11-24 17:10   来源: 人民网

在山西省中北部地区,有一片受到文化与自然双重滋养的土地——忻州。

这里曾是晋察冀、晋绥两大革命根据地中心腹地,也是革命先驱高君宇的故乡,平型关大捷的硝烟、雁门关伏击战的呐喊、忻口战役的壮烈,共同镌刻下不朽的革命印记;这里更是文明瑰宝的聚集地,闻名中外的内长城外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雄峙古今,“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梵音缭绕,近1800年历史的秀容古城文脉绵延……

如今,该市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赋能,不仅让千年文化焕发新生机,更让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网友们纷纷感慨:“在忻州,历遍山河,人间值得。”

偏关黄河老牛湾。人民网记者 卢鹏宇摄

文化为基夯实旅游深度

忻州古城夜景。人民网 马梦迪摄

漫步在忻州古城的街巷间,青砖黛瓦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历经近1800年的风雨洗礼,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

为了让这座千年古城重焕生机,忻州市在古城开发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对古城内的古牌坊、古建筑进行精心修复。同时,引进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采用“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文化赋能、多元共赢”的发展模式,深度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

如今的忻州古城,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还汇聚了600多家特色商户。小吃街里,莜面栲栳栳、定襄蒸肉等忻州美食香气四溢;文创街中,面塑、剪纸、刺绣等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夜幕降临,大型沉浸式实景剧《一夜春秋》在古城内再次拉开帷幕,游客们手持“通关文牒”,跟随剧情在亭台楼阁间穿行,时而被“士兵”盘问,或帮“村民”藏匿,AR技术投射的光影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这场以春秋时期的“赵氏孤儿”故事为主线的大型实景沉浸式演出,自2025年1月推出以来便成为忻州文旅的“流量密码”。“原本只是来逛古城吃小吃,没想到被这场演出‘圈粉’了。”来自陕西的游客刘女士说,她特意多留了两天,就为二刷剧情。

牧马河生态公园。陈勇升摄

五台山的梵音缭绕,雁门关的雄浑险峻,还有浸润着晋北风情的市井烟火,勾勒出山河壮丽与人文厚重交织的“北国画卷”;在偏关老牛湾古渡、河曲西口古渡摇橹渡河,登攀三关营堡、历朝历代的边塞长城,在百草茂盛、一望无垠的高山草甸上仰望星空;定襄秧歌、二人台、北路梆子声声演绎千年沧桑,实现了活态传承……透过一扇扇窗,忻州的文化魅力“触手可及”。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忻州市累计接待游客达301.87万人次,该市六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3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8.54%;门票(经营)收入约6592.69万元,同比增长13.22%。

康养产业激活发展动能

水汽氤氲,茶香悠然。夜幕降临,随着小灯盏盏点亮,好似一抹抹柔和的橘色在夜色中悄然绽放。

“我们的温泉富含偏硅酸、氢、氟、硒、铁、锂、溴、偏硼酸等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元素。”忻州市忻府区奇村六号温泉民宿老板赵刚带着记者在房前屋后转了转:“每年,单单温泉康养就吸引了不少客人远道而来。”

清凉湾温泉康养小镇。人民网 马梦迪摄

对广大游客来说,到忻州康养旅游,是一次“洗眼”“清肺”“养身”的绝佳之旅。这里既有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有雄奇秀美的太行山水,中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致使忻州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大部分地区低3℃至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宜人,四季宜居,是发展康养产业的绝佳之地。

忻州依托区域内特有的自然优势和文化资源,着力做强温泉康养、森林康养、杂粮康养、中医药康养、运动康养五大板块,将不同的产业进行重组,进而构建“人无我有”的供给体系。

以芦芽山为例,最高处海拔2736米,被称为“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中国北方的香格里拉”“动植物原始基因库”;景区内有700多种植物、240多种动物、100多种名贵中草药,不仅拥有珍贵树种落叶松、云杉,而且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褐马鸡的主要保护地。

宁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闫鹏介绍,依托芦芽山景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延伸发展徒步越野、生态露营、农旅体验、森林养生、药膳疗养等特色休闲旅游项目。

“人无我有”不仅体现在供给端,更需要服务体系的全方位支撑。地处北纬38度“黄金带”,全国唯一的“中国杂粮之都”,在忻州11个市级重点专业镇‌中,涉及文旅、康养相关产业的专业镇就达6个——‌神池特色食品、‌宁武药茶、‌忻府温泉康养、‌五寨特色杂粮、‌静乐藜麦、‌河曲海红果。

游客们在忻州古城城墙上观看对抗挠羊赛。人民网 张超宁摄

此外,忻州摔跤节、长城国际营地节、环五台山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长城国际徒步穿越节等重大体育赛事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运动与旅游的完美结合,让文旅康养产业更加丰富多彩。

要素保障护航文旅发展

在忻州古城的一家荞面河捞店外,挂着两个标志牌。一个是保证书,一个是量化公示牌。“我保证,绝不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荞面河捞1140克,碗580克,底汤270克,面230克,臊子60克……监督电话……”

这是古城运营团队的统一要求。保证书承诺质量,量化公示牌则公示食品的原料与重量。一张张高悬的《保证书》,保证的是品质,悬挂出的是店主的“良心”。这也成为忻州古城长久发展的密钥之一。

全要素保障是打造旅游友好型服务形象的重要基础。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忻州市专门印发《忻州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旅游服务标准,举办忻州市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班,开展标准培训、技术练兵、技能大赛、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五台山景区以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为中远期目标,在切实保护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前提下,在遗产地核心区内做减法、核心区外做加法,“治危、治脏、治乱、治理”一起抓,有效提升了景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感。

游客在芦芽山景区美食街品尝当地美食。宁武县文旅局供图

芦芽山景区对基础设施进行“微改造”,完善购票流程,健全突发状况响应机制,做好医疗救护保障,在良性互动中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双向奔赴”。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构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牢固的“情感纽带”。

从精准出台扶持政策、完善保障机制,到细化服务举措、升级体验细节,忻州始终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工作要求,坚持以游客为中心,持续打造“旅游满意在忻州”品牌,引导经营主体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质量责任担当,以更贴心的服务、更扎实的保障,精准对接并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看不完的山河盛景,道不尽的人文故事,更有暖到心尖的贴心服务……忻州,这座“宝藏城市”必将以更优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记者 赵芳)


责编: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