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宁武文学|《历史的背影》
2020-08-10 17:13   宁武新闻网

作者:付彦云

说背影,人们一准儿就会想及朱自清的同名散文名篇来。里头有关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最是印象深刻。“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留下来了”。

背影之于我,当然也包括父亲在内的长辈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让人生起点点感触。由此我想到,1957年“民国公子”张伯驹挖掘整理的《宁武关》里,“有声泪俱下的唱腔,有繁重的武功,有唱念做打的妥贴铺排。不具备相当技术水准的文武老生,是过不了《宁武关》的”。(张伯驹女婿楼宇栋语)。好在新时代,继承与发展同步,弘扬与传承兼重。到今天,新编北路梆子《宁武关》已搬上舞台,我猜想,三关总兵周遇吉的形象忠勇之外,他的背影一定也很美。

其实,历史就好似一个流动的舞台,许多地方的人和事也只是这方舞台上的一出出折子戏,舞台上反映的人和事,正面的形象无论如何光昌流丽或褒贬不一,姑且不论,而留下的那一个个或伟岸或佝偻的背影却是不争的事实。就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文化在《宁武关·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中描写的那样:“赵武灵王、齐后主、隋炀帝、杨业、周遇吉……那些曾在这里来去的身影,他们的声名远远传扬,留在河谷里的是迷雾与沧桑”。这些背影,这些侧面,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探究的冲动,对远去有了理智的研判,对隐退有了假如的设定,对史海烟云有了穿越的可能……

背影,牵动了感情的细腻之处,使人的内心湿漉漉的;而历史的背影,使我们相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语),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承担者,我们有权利知道和纪录历史的真相。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