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宁武明朝史话
2018-11-07 11:06   宁武新闻网

作者:宋文邦

七、明代宁武的望族与名人

宁武在明代276年中,总的说来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教育事业也为官方所重视,因而产生了许多社会上有名望的家族和人物,为边塞宁武关增加了靓丽的色彩,也为后代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虽是历史的过客,但也为宁武的历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为后人,我们应该永远地记住他们。

(一)宁化潘家一门五进士

明代时,宁化守御所有个千户(驻军首领)名叫潘政,此人虽为武官,但是也通文墨,能严格教育后代,到他的孙子时,结出硕果。嘉靖壬辰科(1562年)开考,他的孙子潘高中了进士,其时才十八岁,此人才高志远,常与当时的名流士人谈经论道,过从甚密,根本看不上他爷爷那个芝麻官。进入仕途后,逐步升迁,官做到大理寺正狱(最高法院审判长),办案公道正派,不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朝中人人称赞。但因过于正直不谙变通,得罪了上官,被贬为陕西布政使参议(副省长属官),到任后均赋税、释冤狱、惩贪腐、抑豪强,又触犯了上官利益,被弹劾撤职撵回老家,以耕读为乐。以后来山西当官的纷纷上书推荐,但潘高看不惯官场的丑恶,“耻为五斗米折腰”,终究老死于乡间。他的高风亮节,充分体现了古代宁化人的正直、善良和刚正不阿。

万历乙未(1595年)大考,潘高的弟弟潘文又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陕西汉中府知府。到任后,“案无尘牍”,工作干得干净利落,断案时一言中的,深受乡人称赞。他还经常到府学给学生讲学,学生中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当时汉中有个土匪叫俞世乾,占山为王,祸害百姓,潘文设计招降了他,后来此人又杀人犯科,被潘文使计擒杀,汉中又复平安。潘文后来升任河南布政使(副省长) ,又升大理寺卿(最高法院审判员、二品)。天启五年以年老病退回乡,皇帝命为“带冠闲住” (保留官位,在家养老)。

隆庆辛未(1571年)科考,潘高的儿子潘云祥考中进士,仕至兵部员外郎(国防部司局长)。

万历癸丑(1613年)科大比,潘文之子潘云翼中进士,天启二年任巡关御史,后仕至太仆寺少卿(内阁秘书)。

万历壬子科(1612年)科考,潘文次子潘云从中举人,官直隶霸州知州(今河北霸县)。除上述四人之外,潘家还出了一名武进士:万历辛丑(1601年)

武科潘龙鳞。

在偏僻的管涔山中,封闭的宁化城内,潘氏家族中出了五个进士,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后来清代知府周景柱在修《宁武府志》时曾感慨地说:“潘(高)、万(偏关万世德)两公,弱冠登科,孰谓边鄙之无人耶!”(潘、万二人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谁说边地没有人才呢!)

此外,还要提及一位伟大的女性――施氏,她是潘政的夫人,潘高、潘文的祖母。潘政年轻时即去世,施氏少中年守节,教导儿孙,四世同堂,和睦相处,潘政、潘高、潘文及子孙后代累世为官,清正廉明,这都是施氏从小教育的结果。因此,施氏被《宁武府志》列为宁武列女第一人。

(二)四区侯家子孙昌盛

宁武的四区辖迭台寺、圪廖、东马坊、怀道四乡。明代时,四区地方属太原府阳曲县管辖。

当时,阳曲县出了一位侯姓军官,名叫侯荩,是四区侯氏的始祖(十七世祖),此人因战功卓著,洪武皇帝特予嘉奖,封为“护军镇国将军”,后又加封为“奉国将军”,其妻亦被封为“二品夫人”。其子侯真、侯樊,永乐年间被封为“世袭千户”,授“武郎将军”,妻封“二品夫人”。十四世祖侯定,被封为“世袭千户”,授“武德将军”。十三世祖侯守贤,被封为“世袭千户”,官居兵部左侍郎(国防部副部长),享寿110岁。十二世祖侯依仁,是一位大孝子,其父年老有病,依仁便入深山,剖开石头,捉住两只虫子,亲手焙熟调制成药,其父服后病愈,被举为“孝子”。十一世祖侯绍,诏封为“世袭千户”,死后追封“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其孝义事迹载入《太原府志》。侯绍堂侄儿侯汝惠,为正德年间进士,官居南京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祀太原府文庙乡贤祠,生平事迹载入《阳曲县志》。十世祖侯汝谅,曾任明朝辽东巡抚、右佥都御史(辽东省长),生平事迹载入《阳曲县志>,祀于太原府文庙乡贤祠。十世祖侯太真生二子,长名侯庆,次名侯广,兄弟二人从太原府阳曲县迁居宁武石槽屯跑泉沟村,始入宁武县籍。侯庆、侯广二人俱为“孝子”,《宁武府志》称其“兄弟友爱,家无闲言”。曾遭“流贼之乱”,贼首嘉其义,对部下说,这是个“善人,不可犯也”。顺治六年,大同姜壤起兵反清,兵入宁武,捉了侯庆,就要开刀问斩。侯广冒死求见姜壤,说:愿倾其家财白银6000两赎回其兄。姜壤答应,其兄免死。有邻居李某被诬陷下狱,侯广大力救助,破财免灾,邻人得救,免坐牢之苦。因其重义轻财,直至家产耗尽,但侯广毫无怨言,享年八十善终。其子侯一国,享寿102岁,孙子、曾孙辈都享寿八、九十岁,甚至有百岁者几人。乡人都说是侯广积德而致子孙多寿。

四世祖侯尊显,康熙年间获授“八品农官” (农官:清代规定,农民终身劳作,品行端正,年过八旬者可授“八品农官”称号,以为嘉奖),乡里称贤。此公年轻时非常勤劳,先后在本村种地,苗庄缸坊(酿酒作坊)打工,以后逐渐致富,在迭台寺乡西沟村置地建房,安家立业――是为西沟侯氏之始祖。到清朝同治三年,西沟侯氏已历九代,且人丁兴旺,第六代有男丁25人,第七代有男丁29人。九代中有农官1人,侯诠训导4人,太平县教谕1人,国子监生员1人,贡生4人,庠生5人。

侯尊显中年致富后,在西沟村建起了一处宏大壮观的侯家大院(在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该院依沟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780平方米,共有房屋212间。

从布局上来看,侯家大院整体建筑由“一品当朝”四个字组成,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每个正院均分为内外两进,外院南房一律倒坐临街。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各院间用明廊、抱厦或过厅相隔。主体建筑均使用斗拱飞檐,造型美观大方,木构部分雕梁画栋,沥粉堆金,宛似七彩虹霓。各院之间由垂花门、宝瓶门、八角门、月芽门等连通。隔墙则用多种造型的窗户予以装饰。宅院造型独特、风格迥异,整体典雅纯正,细部玲珑剔透,宽猛相济,浓淡相宜,显得十分和谐。

砖雕是侯家大院最具艺术性的代表作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造型优美,刀法细腻,均为清代砖雕精品;二是照壁花墙砖雕,既有传统的“百图”、 “吉祥图”、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三是每排厢房“硬山墙” 上端的“墀头”,或花、或鸟、或字,成双配对,却很少雷同,造型又各具特色。

侯家大院的木雕也颇具艺术性。宅第中的窗户、门框、屏风、家具、隔扇、木匾均精雕细刻,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恰似木雕展览,令人赞叹不已。

石雕艺术也很精湛,有护栏、门兽、护墙、石鼓等,大多用青石和紫罗石雕成,刻有各种图案。

侯家大院现存文物十分丰富,除砖雕、木雕以外,还有永庆戏台、侯家古墓等,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区侯家现在主要聚居于东马坊乡跑泉沟村、豆庄村和迭台寺乡西沟村,其远祖曾经显赫一时,迁入宁武后亦农亦商,家境日渐富裕,因而得以继续发展。子孙后代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读书明理,出过不少孝子、义士和读书人,即使以种田为生,也是老实本分、人品端正。自侯尊显时迁入西沟,距今已有十四、五代,将近300年,也出过多位训导、贡生、庠生,国子监生员等读书人,可见其耕读传家,祖风永垂。虽然时代变迁,现在侯氏人多以农为生,但人丁兴旺、各安生理,这也是祖先遗德萌佑后代儿孙奋发图强的结果。(未完待续)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