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正文

 

宁武雄关明长城段唯一水关
2018-10-29 10:34   来源: 山西青年报

在山西北中部,有一座凤凰城,名为“宁武”。从太原去往大同,定要经过这里。而这里的宁武关曾与偏头关、雁门关联结成内长城一线,是横亘晋北五百里的一道巨大屏障。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之说。在很多历史时期,宁武关的战争几乎连年不断。值得一提的是,宁武关是中国明长城段唯一的水关。全国境内长城过河的地方还有几处,但叫成关的地方却将关建在水上,这是唯一。

易守难攻

宁武关故址就是如今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城,即吕梁山脉北支芦芽山和云中山交会的谷口。这里三面环山,北倚内长城,深居于四面屏蔽的腹地,形势稳固,易守难攻。

山西的两条大河桑干河和汾河都源于这里,然后分流南北,东西两面又有滹沱河、黄河的支流流出。因此,这里虽是山区,却是路通四方,交通方便。由此北上可到大同,南下可达太原。

至于宁武关的前世今生,还要从晋北古楼烦(古部落名)说起。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设置楼烦关,用来防御匈奴。到了秦汉时期,宁武成了楼烦县地,如今县城南面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城北面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北魏时期,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理此地。隋朝,这里先后属于崞县、静乐县。到了唐朝,这里又设置了宁武郡,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

明成化三年,明宪宗命人在此建立宁武关,就是希望防患于未然。在此之后,宁武关的防御功能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有效地挡住了蒙古的入侵。明正德八年,蒙古骑兵从大同入犯,进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晋中。守关官兵奋起抵抗,战败蒙古兵,保卫了晋中的安全。

宁武关的创设、加固及沿关防戍的修筑,将偏头、雁门、宁武三关连为一线,有效地加强了明朝北部边防。在当时,保障了三晋人民的安全。

十骑并进

长城,总是给人留下雄伟壮观的印象,可长城脚下发生的诸多战事,很少被人谈起。

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当时,北方诸民族只要南下,必经三关。偏头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到了冬季时,匈奴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关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水关宁武所靠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当时,恢河河谷可容“十骑并进”,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

在宁武关千百年来的战争纪录中,最后一场大仗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

当时,李自成奋战七昼夜,以惨重的代价,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

如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

自宁武大战之后,大同、宣化、居庸关的三处守军及调去的援军,竟然全部不战而降。层层险关要塞全成了摆设,致使起义军一路长驱直入,迅速包围了北京城。在那场势如破竹的农民起义中,农民军在宁武竟然苦战七昼夜,付出了惨重代价,以至于到处开仓放粮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烧宁武关。如此惨烈的战争说明了宁武关在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宁武关也因此闻名天下。

“凤凰”心脏

宁武关见证了明王朝的衰败,不知到此一游的人们是否能找到李自成火烧长城的痕迹。

宁武关的长城遗迹尚存。如今除了存有极少的零星夯土残墙外,基本上全已被拆毁,只剩下位于城中心的一座鼓楼,至今尚保存良好。

来到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就能看到宁武关鼓楼。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此楼下方底座是砖砌券拱十字穿心洞,楼为三层三檐木结构歇山顶式建筑,气势宏伟,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内的文物陈列中,有宁武县古寺出土的当年修筑长城时用过的大水缸和戍守长城的将士使用过的各种兵器。

县城人民大街大午城院里,就是周遇吉家府,现存为清代建筑。除了正房一座,还有绣楼一座。这处院原为城内大户赵午城宅院,后为周遇吉家属居住。

县城里有一座三进院布局的延庆寺,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两侧有东西配殿,斋室和东西小偏院,寺内存清代碑一通。据记载,明万历十八年重建,清代重修。

宁武县距凤凰山之北,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 “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是凤翅,南城的迎薰楼犹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浮想联翩。

“犄角”之一

作为古代晋北重镇的宁武关,倚靠着内长城,周边自然会采取一些军事防御,筑有关隘和墩台。

位于宁武县城西南处宁化村的宁化古城,原本是隋炀帝的行宫所在之处。唐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里开始向军事城堡演变。朝廷不时着重兵守卫,曾为山西“卧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宁化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除隋 “汾阳宫城”遗址外,还有宋城旧址、明清砖砌城墙、关帝庙、万佛洞等,保存均比较完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道梁堡位于宁武关东百里,向北俯瞰大同盆地,有古道能通往朔州,战略位置重要。明嘉靖三十二年,在长城外修建了盘道梁堡。50年后,因旧堡地势低于长城,不易固守,在长城内侧重修新堡。现在的盘道梁村,就位于新堡内。抗战前夕,晋绥军曾在盘道梁一线构筑国防工事,并在以后战争中发挥作用。

宁武关,战事最频繁的关隘。在历史长河中,宁武关兵戈渐熄,烽烟散去,只有在前人遗留的诗句里追溯昔日雄关的伟岸,也只有在传说和故事中依稀可以发现当年战争的惨烈。如今,后人只有在剩下的那些残破长城中,感叹宁武关的悲壮。
 

编辑:闫凤婷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835666262
 业务联系:13835083357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