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山西省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
2025-05-20 16:29   来源: 山西日报

5月,太行山麓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的油松、栎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下绽放的野生猥实花,将原本苍翠的山脉装点得如诗如画。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护林员董建兵背着记录仪,踩着沾满露水的山道巡查:“这段时间,林麝喜欢在溪边觅食,得把监测设备检查仔细。”

我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拥有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农田和城市等生态系统类型,物种多样性资源丰富,分布有陆生野生植物2743种,陆生野生动物543种,遗传资源颇具地方特色。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和谐友好的繁衍生息空间,三晋大地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

经过多年全方位保护,混沟原始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达到1.84,林内记录到443种维管束植物和111种陆生脊椎动物,保育着金钱豹、大鲵、连香树等32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植物,以及青檀、苍鹭等30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动植物和174个中国特有种,被称为“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也是珍稀濒危物种扩散的重要廊道。

一直以来,我省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山西的重要任务,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对濒危物种进行抢救性保护。“省鸟”褐马鸡分布范围从28个县域、3个保护区扩大到45个县、20个保护区,数量1.9万只左右,稳居全国首位。全省36个保护区都拍摄到我省“明星”物种华北豹珍贵影像,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实现了“双增长”。2024年,全省新记录野生植物5种、野生动物4种。

“从10时31分开始,这两只褐马鸡就出现在红外相机的视野里了,这是我们保护区首次发现褐马鸡。”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瑞平反复翻看着红外相机记录的视频。

为给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我省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全域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坚持把就地保护作为野生动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护方式。目前,全省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272个,总面积达243.52万公顷,保护了全省80.9%的重点野生动物,为其生长、繁殖、越冬、觅食、迁徙等提供了良好环境。

随着生态保护修复的力度持续加大,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环境持续向善向好。“我们湿地植物群落呈现自然演替状态,候鸟种类和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湿地鸟类达到159种,最大的种群数量冬季在库区水面上能达3000只以上。”公园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剑说。

同时,我省围绕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调查监测、候鸟迁徙、猎捕调控、致害补偿、疫情防范等重点工作,先后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了相关办法、名录、规划、预案等9项省级配套政策,使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我省织就了一张精密的守护网络,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44处、收容救护站29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站7处,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4000多台,增加鸟类环志、兽类项圈等卫星跟踪手段,收录、健全了全省野生动物名单、影像、分布地和实物标本,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了有名可考和有据可查。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未来,我省将持续加强重点物种监测、栖息地保护修复,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科研监测与科普宣传,让三晋大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愈发立体。(记者 张丽媛)


责编: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