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正文

 

小山村里“画”振兴
2023-07-21 15:56   来源: 新华社

架起画板,铺平画纸,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泽城村的写生驿站顶层平台,山西工学院的师生们一边调着颜料,一边抬眼望去,山、水、田、园尽收眼底。

泽城村群山环抱,清漳河水在村前静静流淌。村民早就习以为常,却不时有经过的游客感慨:守着这么好的资源,不做些文章可惜了!

7月14日,左权县泽城村一角。(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 摄

革命老区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依托红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优势,2021年,左权县确定了“向山、向水、向文化、向大美自然要产业”的发展方向。经过认真调研后,发现美术院校的师生对太行山水和古老村落有着浓厚的兴趣。

“2021年开始,左权县以泽城、桐峪、老井三大片区为中心建设写生基地。”左权县文旅局副局长窦旭刚介绍,“写生基地分布在左权县4个乡镇、18个村,共85个写生点,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在此创作。”

作为写生基地泽城片区的服务中心,泽城村引进文旅公司,将部分闲置民居改造为高标准民宿,同步植入文创店、茶饮店等经营业态,打造集食、宿、购、娱等于一体的写生驿站,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免费的写生巴士往来穿梭,方便师生们自由采风。

7月13日,在写生基地泽城驿站内,山西工学院的学生们在画画。新华社记者杨晨光 摄

“课堂上是以临摹为主,来到这儿以后,画画的时候陶醉在环境里,感觉心胸一下就打开了。”山西工学院文旅产业学院动画二班大一学生李岩改说。山西工学院文旅产业学院近400名师生来到泽城村的写生驿站已有10多天了,虽然已经入伏,师生们的创作热情丝毫未减。指导老师张钰超介绍:“之所以选择来这里写生,一方面是不同写生点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景和历史文化,能还原自然的美;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础设施挺完善,不管是生活还是写生都很方便。”

自2022年9月泽城片区率先投入运营以来,写生基地已先后与国内1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累计接待师生和游客5万余人次。据介绍,今年以来,写生基地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仅泽城片区的预约排期就已经排到了10月底。

23岁的曹雨露是泽城村人,今年夏天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写生基地泽城驿站的一名工作人员。谈起村里的变化,她说:“环境变好了,游客变多了,返乡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每当有游客前来办理入住,她总会微笑着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泽城村的写生基地可为当地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00余个,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如今的泽城村,不再是太行山深处的小小村落,而是和写生基地各个片区连为一体,师生和游客可以自由定制参观写生路线,感受不一样的风景。窦旭刚表示,“下一步,写生基地将在完善各片区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沿线村落各艺术展馆建设,延伸写生基地产业链条,以特色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杨晨光)


编辑:闫凤婷

 

 

 

政务动态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主办: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350-4723007 15935054599
 业务联系:18635015866
邮箱:nwxrmtzx666@163.com   
版权所有:宁武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4420028  
晋ICP备 16000383号
技术支持: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